尿频患者可根据病因选择泌尿外科或内科就诊。泌尿外科主要处理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感染、结石等器质性疾病;内科侧重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功能性因素。建议先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基础检查辅助判断。
1、泌尿外科:尿频伴随排尿疼痛、血尿或下腹坠胀时,可能与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相关。膀胱炎患者需进行尿培养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磷霉素等抗生素;前列腺增生可考虑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或经尿道电切术。
2、肾内科: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多饮伴尿频,需排查糖尿病肾病。通过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病情,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控制血糖,配合ACEI类药物保护肾功能。
3、神经内科: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采用索利那新、米拉贝隆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配合盆底肌训练。
4、内分泌科:尿崩症患者表现为极度口渴与大量低比重尿。禁水加压素试验可确诊,去氨加压素是主要治疗药物,同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样会引起代谢性尿频。
5、妇科:女性尿频需排除盆腔器官脱垂、尿道综合征等疾病。盆底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凯格尔运动、阴道雌激素软膏可改善症状,严重脱垂需行骶棘韧带固定术。
日常需记录排尿日记,控制咖啡因摄入,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ml。膀胱训练可逐步延长排尿间隔,盆底肌锻炼每日3组每组10次。建议穿宽松衣物避免压迫下腹部,夜间排尿频繁者可尝试睡前3小时限制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