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脸颊两侧长小疙瘩怎么回事

2025-08-13

944次浏览

脸颊两侧长小疙瘩可能与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粟丘疹等原因有关。小疙瘩通常表现为红色丘疹、白色颗粒或伴有瘙痒,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功能主治: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一日2~3次。为减少复发,体癣、股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应连续使用2~4周,手足癣应连续使用4~6周。

1、毛囊炎

毛囊炎是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常因清洁不足、出汗过多导致。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脓头,轻微疼痛。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或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避免挤压疙瘩,保持面部清爽。

2、痤疮

痤疮与皮脂分泌旺盛、毛囊角化异常有关,青春期多发。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或囊肿。可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化,过氧苯甲酰凝胶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严重时口服多西环素抗炎。减少高糖饮食摄入,避免熬夜。

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溢出相关,好发于鼻翼和眉间。表现为红斑伴油腻性鳞屑,偶有瘙痒。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联用二硫化硒洗剂抑制真菌。日常选择温和洁面产品,避免过度去油。

4、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因皮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如化妆品、花粉等。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伴灼热感。需停用可疑致敏物,轻症用炉甘石洗剂收敛,重症短期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修复期间简化护肤步骤。

5、粟丘疹

粟丘疹是角质堆积形成的白色小囊肿,与代谢异常或皮肤损伤有关。表现为针尖大小白色硬粒,无痛痒。一般无须治疗,顽固性粟丘疹可由医生用针挑除。避免使用厚重护肤品,定期去角质预防复发。

脸颊小疙瘩护理需注意温和清洁,避免用手抓挠或自行挤破。选择无酒精、无香精的护肤品,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锌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籽。若疙瘩持续增大、化脓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排查感染或其他皮肤疾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