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情况下使用嵌体修复

2025-04-11

209次浏览

嵌体修复适用于牙体缺损范围中等、需恢复咬合功能或美观的病例。嵌体修复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缺损位置、剩余牙体组织强度及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等因素。

1、后牙缺损:后牙邻面或咬合面中等范围缺损,传统充填难以维持形态时,嵌体可精确恢复解剖结构。采用陶瓷或树脂嵌体可避免银汞合金的美观问题,同时提供足够机械强度。

2、牙尖覆盖:当缺损涉及一个或多个牙尖但未达全冠适应症时,部分覆盖嵌体可保留健康牙体。高嵌体设计能分散咬合力,降低牙折风险,常用黄金或氧化锆材料。

3、楔状缺损:颈部非龋性缺损深度超过3mm时,嵌体比复合树脂更耐磨损。设计需注意边缘避开牙龈缘,避免刺激软组织,优先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玻璃陶瓷材料。

4、旧修复体更换:大面积银汞充填出现继发龋或边缘渗漏时,嵌体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去除旧充填体后需评估牙本质厚度,剩余壁厚不足2mm需考虑桩核加固。

5、美学区修复:前牙邻面缺损涉及切角时,瓷嵌体可实现半透明效果。技师需分层堆塑仿生釉质层,采用热压铸瓷技术可获得最佳色彩层次,比贴面更保存牙体组织。

嵌体修复后需避免咀嚼过硬食物,使用含氟牙膏维护边缘密合度。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微渗漏,专业洁治时注意避开修复体边缘。控制含糖饮食频率,配合牙线清洁邻接面能延长使用寿命。修复体周围牙龈出血需及时就诊,可能提示边缘适应性下降。夜间磨牙患者建议佩戴咬合垫,减少修复体折裂风险。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