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格列喹酮片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5-04-21

367次浏览

下颌骨修复是否需移植腓骨取决于缺损程度,可通过自体骨移植、人工骨替代、牵张成骨技术、血管化腓骨移植、钛网重建等方式治疗。严重缺损通常由创伤、肿瘤切除、先天畸形、感染性骨坏死、放射性骨损伤等原因引起。

下颌骨修复方案需根据缺损范围决定,小于6厘米的局限性缺损可采用髂骨或肋骨移植,超过6厘米的广泛缺损需考虑血管化腓骨移植。三维CT重建可精确评估骨缺损体积与形态,同时需评估软组织覆盖情况。

髂骨移植适用于中小型缺损修复,具有天然骨诱导特性。肋骨移植适合修复下颌支缺损,但存在弯曲度不足的问题。这两种方式无需显微血管吻合,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6-8周可完成骨愈合。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或β-磷酸三钙可用于非承重区小范围缺损,避免取骨区并发症。这类材料需配合钛板固定,但存在机械强度不足的局限,不适合超过3厘米的连续性缺损修复。

超过6厘米的节段性缺损需采用带腓动脉的游离腓骨瓣,可同时修复复合组织缺损。腓骨可截断塑形模拟下颌弧度,骨皮瓣存活率可达95%。该手术需显微外科技术,术后需监测血管危象。

钛网联合松质骨移植适用于复杂三维缺损,CAD/CAM技术可预制个性化修复体。牵张成骨技术通过骨运输逐渐延长残存下颌骨,适用于儿童患者,但治疗周期长达3-6个月。

术后需流质饮食4-6周避免植骨区受压,逐步过渡到软食。口腔功能训练应在骨愈合后开始,包括张口训练与咬合调整。定期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整合情况,血管化移植患者需终身避免吸烟以维持血供。康复期间建议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适度进行颈部肌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