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通过血糖监测、血压控制、定期眼科检查、饮食调整、适度运动等方式管理。
维持血糖稳定是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核心。每日使用血糖仪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一次,目标值控制在7%以下。血糖波动过大易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加剧。
高血压会加速视网膜血管渗漏和出血。每周测量2-3次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低盐饮食配合有氧运动有助于血压管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等降压药。
每6个月需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病变进展者缩短至3个月一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早期发现黄斑水肿,眼底荧光造影能精确定位缺血区域。出现视物变形、飞蚊症加重需立即就诊。
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主食选择糙米、燕麦等全谷物,每日摄入300g深色蔬菜。限制红肉摄入,优先选择三文鱼、鳕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烹饪使用橄榄油,避免油炸食品。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合并眼底出血者应暂停剧烈运动,改为太极拳等柔缓活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饮食上增加蓝莓、菠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保护视网膜,每日饮水1500-2000ml。运动选择平地行走避免头部剧烈晃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减轻眼底静脉压力。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季度进行肾功能和血脂检测,综合控制代谢异常对微血管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