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可能影响视力。长期摩擦角膜会导致角膜损伤,严重时可能引起视力下降。
倒睫是指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刺激角膜和结膜。轻微倒睫可能仅引起异物感和轻微不适,但长期未处理的倒睫会反复摩擦角膜表面,导致角膜上皮损伤、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瘢痕形成。角膜瘢痕若位于瞳孔区,将直接影响光线进入眼内,造成视力模糊或永久性视力损害。
1、倒睫对视力影响的发展过程:
初期倒睫患者常表现为眼部异物感、流泪和畏光,此时角膜损伤较轻微,视力影响不明显。随着时间推移,持续睫毛摩擦会导致角膜上皮点状脱落,出现视力轻微模糊。若仍未干预,角膜可能出现丝状角膜炎或溃疡,此时视力下降明显并伴随疼痛。最严重情况下,角膜反复溃疡愈合形成瘢痕,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2、不同人群的应对措施:
婴幼儿倒睫多因睑内翻引起,随着面部发育可能自行改善,但需定期眼科随访。成人获得性倒睫常需医疗干预,少量倒睫可采用电解脱毛术破坏毛囊,范围较大者需手术矫正睑内翻。老年性睑内翻引起的倒睫,需评估是否需行睑缘成形术。所有倒睫患者均需使用人工泪液保护角膜,避免揉眼加重损伤。
倒睫患者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外出可佩戴防护眼镜减少风沙刺激。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有助于维持角膜健康。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角膜状况。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突然下降时需立即就医。适当冷敷可缓解炎症,但不可替代专业治疗。避免自行拔除倒睫,可能造成毛囊感染或睫毛生长方向更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