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化疗常用药物主要有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氟尿嘧啶、雷替曲塞等。化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分期、耐受性及基因检测结果个体化选择,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策略。
一、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属于铂类抗肿瘤药,通过形成DNA加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复制。适用于III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及转移性结肠癌治疗,常与氟尿嘧啶类药物联用。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神经功能。
二、卡培他滨
卡培他滨是口服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在肿瘤细胞内转化为活性成分干扰DNA合成。适用于老年或无法耐受静脉化疗的患者,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使用。常见副作用有手足综合征和腹泻,服药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
三、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通过阻止DNA解旋导致肿瘤细胞凋亡。主要用于转移性结肠癌的二线治疗,联合方案中需预防迟发性腹泻。用药后可能发生胆碱能综合征,需备好阿托品对症处理。
四、氟尿嘧啶
氟尿嘧啶是基础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阻断肿瘤增殖。持续静脉输注效果优于推注,常与亚叶酸钙联用增强疗效。骨髓抑制和口腔炎较常见,需定期检查血象和口腔护理。
五、雷替曲塞
雷替曲塞为胸苷酸合成酶特异性抑制剂,适用于氟尿嘧啶治疗失败的患者。通过竞争性结合酶活性中心发挥作用,不良反应以皮疹和乏力为主。用药前需检测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过低者需调整剂量。
结肠癌化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缓解神经毒性,避免生冷食物预防腹泻。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乏力症状,但血小板低下时需限制活动强度。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出现发热或严重腹泻需及时就医。心理疏导对缓解治疗焦虑具有积极作用,可参加患者互助小组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