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为什么牙齿长息肉

2025-11-03

2104次浏览

牙齿长息肉通常是指牙龈息肉或牙髓息肉,可能由慢性根尖周炎、龋齿、牙髓炎、牙齿外伤、不良修复体等因素引起。牙龈息肉多因局部刺激导致牙龈组织增生,牙髓息肉则是牙髓组织在慢性炎症刺激下形成的肉芽组织增生。

功能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包括角膜机械性损伤、各种角膜手术后、轻度干眼症伴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轻度化学烧伤等。

用法用量:将本品直接滴入眼结膜囊内,每次1―2滴,每日4次,或遵医嘱。

1、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可能导致根尖区肉芽肿或囊肿形成,炎症长期刺激可引发牙龈组织增生。患者可能出现咬合痛、牙龈肿胀等症状。治疗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严重者需配合根尖手术。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布洛芬等。

2、龋齿

深龋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牙髓暴露,长期刺激可形成牙髓息肉。患牙对冷热刺激敏感,可见龋洞内红色肉芽组织。治疗需清除腐质后进行盖髓术或根管治疗,日常需加强含氟牙膏使用。相关药物有丁香油酚、氢氧化钙糊剂、樟脑酚等。

3、牙髓炎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可能发展为牙髓息肉,表现为牙髓腔内的粉红色团块。患者常有自发痛史,后期疼痛减轻但咀嚼易出血。治疗需彻底去除病变牙髓,年轻恒牙可尝试活髓切断术。常用药物包括利多卡因、甲醛甲酚、碘仿等。

4、牙齿外伤

牙齿折断导致牙髓暴露后,可能因长期机械刺激形成息肉样增生。患牙可见明显缺损,息肉触之易出血。治疗需根据牙髓活力选择直接盖髓或根管治疗,外伤后需定期复查。可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

5、不良修复体

边缘不密合的修复体可能持续摩擦牙龈,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息肉。常见修复体边缘压迫处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治疗需拆除不良修复体后重新修复,炎症控制后可选择牙龈切除术。常用药物有复方硼砂溶液、西吡氯铵含片等。

建议每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口腔,定期进行牙周洁治。避免食用过硬过烫食物刺激患处,戒烟限酒减少黏膜损伤风险。发现牙龈异常增生应及时就诊,息肉长期存在可能影响咬合功能或发生恶变。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重视口腔炎症的早期干预。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