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氯己定溶液可直接用于皮肤或创面冲洗,使用前需稀释至适宜浓度。清洗方法主要有冲洗法、擦拭法、浸泡法、喷雾法、湿敷法。
1、冲洗法
将稀释后的醋酸氯己定溶液装入无菌容器,适用于大面积皮肤消毒或创面清创。冲洗时保持溶液与污染部位充分接触,流动冲洗效果优于静态冲洗。对于手术野消毒可采用加压冲洗方式,但需避免溶液进入体腔或眼睛。冲洗后无须清水二次清洁,待其自然干燥即可形成抗菌膜。
2、擦拭法
用无菌纱布蘸取稀释溶液进行局部擦拭,适合小范围皮肤消毒。擦拭时应从清洁区域向污染区域单向移动,避免反复来回擦拭造成交叉污染。处理感染性伤口时需遵循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消毒原则。对于黏膜部位需降低浓度,眼科使用需选择专用制剂。
3、浸泡法
器械消毒可采用浸泡法,需确保物品完全浸没于溶液中。根据器械污染程度选择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带管腔器械需注满溶液,复杂器械应拆卸后浸泡。浸泡后需用无菌水冲洗残留药液,精密器械浸泡可能影响金属性能。

4、喷雾法
通过喷雾装置将溶液雾化喷洒,适用于不规则表面消毒。喷雾距离保持15-20厘米,喷洒后保持表面湿润状态。呼吸道敏感者慎用喷雾消毒,避免吸入气溶胶。环境消毒后需通风,器械喷雾消毒后需擦拭均匀。
5、湿敷法
用浸透溶液的敷料覆盖创面,适用于慢性溃疡或烧伤。湿敷时间根据创面情况调整,通常每次30分钟。严重感染创面可延长敷用时间,但需监测皮肤耐受性。敷料变干应及时更换,深部伤口湿敷需配合引流措施。

使用醋酸氯己定溶液时需注意浓度控制,皮肤消毒常用0.05%浓度,黏膜部位建议0.02%浓度。避免与肥皂、碘制剂同时使用,可能影响杀菌效果。溶液开封后应标注日期,一般保存不超过7天。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使用前应咨询医师,出现皮肤刺激应立即停用。日常存放需避光密封,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