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发热等症状。化脓性关节炎是关节腔内的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由外伤、血行感染等因素引起,需及时抗感染治疗以避免关节破坏。

1、关节红肿热痛
关节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时有明显发热感,疼痛呈持续性且活动时加剧。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内脓液积聚压迫神经末梢。早期可能误诊为扭伤,但疼痛程度与外伤史不匹配是重要鉴别点。
2、活动受限
患者因疼痛反射性肌肉痉挛,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制,严重时关节处于强迫体位。膝关节感染常呈半屈曲状态,髋关节感染可能出现下肢外旋畸形。若儿童出现跛行或拒绝行走需高度警惕。
3、全身发热
多数患者伴有38℃以上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加快。老年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但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更明显。

4、关节积液
超声或穿刺检查可发现关节腔积液,脓液常呈浑浊黄色或血性。关节液白细胞计数通常超过50000/μL,葡萄糖含量低于血糖水平的50%。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是确诊的关键依据。
5、关节破坏
未经及时治疗可导致软骨溶解、骨质侵蚀,X线早期可见关节间隙增宽,后期出现间隙狭窄甚至骨性强直。儿童骨骺损伤可能引发肢体短缩等生长障碍,需紧急手术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

疑似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应绝对制动患肢,避免负重活动加重关节损伤。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缓解肿痛,但禁止热敷以免感染扩散。治疗期间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康复阶段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日常需注意皮肤伤口消毒,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控制血糖以减少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