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起水疱可通过局部清创、抗感染治疗、压力缓解、血糖控制和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足水疱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摩擦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创:水疱破溃后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及渗液。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可外敷银离子敷料或藻酸盐敷料促进创面愈合。避免自行挑破水疱以防继发感染。
2、抗感染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常见用药包括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和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感染需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或亚胺培南等广谱抗生素。
3、压力缓解:穿戴定制减压鞋垫或糖尿病专用鞋,避免患处持续受压。采用轮椅或拐杖辅助行走,减少足底摩擦。夜间使用足部支架保持踝关节中立位。
4、血糖控制:通过胰岛素注射如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西格列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血糖波动。
5、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每日1.2-1.5g/kg体重促进组织修复,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及乳清蛋白。增加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和锌牡蛎、坚果摄入,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制剂。
患者需每日用37℃温水清洗足部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干燥。选择浅色棉袜便于观察渗液,避免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每周检查足底有无新发水疱,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增多时立即就医。长期坚持低GI饮食燕麦、藜麦和抗阻训练坐位抬腿、弹力带练习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