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可通过抗生素、抗炎药、免疫调节剂、中药制剂、局部用药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病原体感染、激素水平异常、机械损伤、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可选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者需完成14天疗程,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2、抗炎药:慢性炎症反应可选用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能缓解下腹坠胀感,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3、免疫调节:反复发作患者可考虑匹多莫德、胸腺肽等免疫增强剂。这类药物需连续使用3个月,配合规律作息和维生素C补充效果更佳。
4、中成药:妇科千金片、金刚藤胶囊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中药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2-3个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5、局部用药:保妇康栓、消糜栓等阴道栓剂可直接作用于病灶。使用前需清洁外阴,月经期暂停用药,配偶需同步治疗预防交叉感染。
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避免高糖饮食。适度进行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若出现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异常增多,应及时进行宫颈TCT检查排除病变风险。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白带常规,连续3次阴性方可认为临床治愈。配偶同治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建议双方共同完成整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