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可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控制进食速度、优化进餐时间、减少高热量零食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等方式控制饮食。肥胖通常由能量摄入过剩、运动不足、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调整膳食结构:每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比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优先选择全谷物、瘦肉、鱼类、豆制品,避免油炸食品和肥肉。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保证每餐有深色蔬菜200克。
2、控制进食速度:培养细嚼慢咽习惯,每口咀嚼20次以上,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使用小号餐具分装食物,避免看电视或玩手机时进食。餐前饮用200毫升温水可减少暴食风险。
3、优化进餐时间:实行三餐两点制,早餐在7-8点,午餐11:30-12:30,晚餐18点前完成。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可加餐低糖水果或无糖酸奶。睡前3小时禁食,避免夜间胰岛素分泌高峰。
4、减少高热量零食:替换膨化食品为原味坚果每日15克,巧克力选择可可含量70%以上的黑巧。限制含糖饮料,用柠檬水、大麦茶替代碳酸饮料。购买零食时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每份热量低于100千卡的产品。
5、增加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早餐选择燕麦粥搭配奇亚籽,午餐选用糙米饭。增加魔芋制品、秋葵等粘性膳食纤维摄入,晚餐保证200克绿叶菜。每周食用3次海带、紫菜等藻类食物。
建立规律运动习惯,每日保证60分钟中高强度活动如跳绳、游泳。家庭共同参与饮食管理,定期监测体脂率变化。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限制外出就餐次数。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影响瘦素分泌。出现体重持续增长或合并黑棘皮症时需及时就医评估代谢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