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减可通过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饮食结构、心理行为干预、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儿童甲减通常由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下丘脑-垂体病变、药物或放射线损伤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1.本品可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下列疾病:
(1) 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2) 支原体属感染。
(3) 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4) 回归热。
(5) 布鲁菌病。
(6) 霍乱。
(7) 兔热病。
(8) 鼠疫。
(9) 软下疳。
(10) 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多对本品呈现耐药,不宜选用于该类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
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常用量:一次0.25~0.5g(1~2片),每6小时1次。2.8岁以上小儿常用量:每次25~50mg/kg,每6小时1次。疗程一般为7~14日,支原体肺炎、布鲁菌病需3周左右。
左甲状腺素钠是儿童甲减的核心治疗药物,需根据体重计算初始剂量并动态调整。常用药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加衡等合成T4制剂,需空腹服用以避免食物干扰吸收。治疗期间需每3-6个月复查FT4、TSH水平,青春期前儿童需维持TSH在0.5-2.0mIU/L范围。
建立甲状腺功能随访档案,监测身高体重增速、骨龄发育等指标。新生儿期发病者需额外关注听力筛查和神经发育评估,学龄期儿童需重点追踪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出现心率增快、多汗等甲亢样症状时需及时复查药物剂量。
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1.5-2g/kg体重,优选鱼类、蛋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适量增加富含锌、硒的海产品和坚果,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预防肥胖。碘摄入量控制在90-120μg/日,避免过量碘诱发自身免疫反应。
针对注意力缺陷、情绪波动等症状开展行为训练,采用正强化法改善执行功能。家长需接受疾病知识教育,避免因过度保护导致社交能力退化。合并发育迟缓者可介入语言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
预防粘液性水肿昏迷等急症,冬季需加强保暖。定期检查心肌酶谱和血脂,桥本甲状腺炎患儿需筛查其他自身免疫病。严重骨龄落后者可联合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启动延迟需内分泌科干预。
儿童甲减需终身管理,每日保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跳绳,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心律失常。饮食推荐三文鱼、菠菜、南瓜等富含ω-3和维生素D的食物,烹饪使用加碘盐但控制每日摄入不超过5g。建立由儿科内分泌医师、营养师、康复师组成的多学科随访团队,每半年评估生长发育曲线和智力发育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