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内镜治疗、胃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幽门梗阻通常由消化性溃疡瘢痕挛缩、胃肿瘤压迫、幽门管水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胃黏膜脱垂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用法用量:奥美拉唑使用过量,会出现视物模糊、意识模糊、嗜睡、头痛、口干、颜面潮红、恶心及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等症状。本药物不宜经过透析清除,如意外过量服用,应该立即处理。
1、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减轻压力,适用于急性水肿型梗阻。配合禁食和静脉营养支持,约50%功能性梗阻患者经3-5天减压可缓解。需监测电解质平衡,每日引流量超过400ml提示梗阻程度较重。
2、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改善幽门痉挛。合并感染者需联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炎症水肿期,对瘢痕性梗阻效果有限。

3、内镜治疗:
球囊扩张术适用于单纯性瘢痕狭窄,通过内镜引导扩张幽门环至12-15mm。支架植入用于肿瘤压迫的姑息治疗,平均通畅期约3个月。内镜治疗创伤小但复发率较高,需结合病因综合评估。
4、胃空肠吻合术:
适用于远端胃流出道梗阻,将胃体与空肠吻合建立新通道。手术保留胃容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8%。需注意吻合口出血、倾倒综合征等风险,术后需长期补充维生素B12。
5、胃大部切除术:
针对恶性梗阻或顽固性溃疡,切除50%-70%胃组织并行胃肠重建。毕I式吻合更符合生理结构,毕II式可降低吻合口张力。术后5年生存率胃癌患者约35%,需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幽门梗阻患者术后需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康复期每日分6-8餐,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术后3个月避免提重物。定期复查胃镜评估吻合口情况,长期梗阻患者需监测营养指标预防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