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又称为艾草,其叶子可入药,称为艾叶。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河北。传统医学认为,艾叶药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用具有祛湿止痒的作用,用于治疗皮肤瘙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阴痒,带下量多,尿频、急、数、痛,小便黄赤等,以及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瘙痒等,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外用。取本品20ml,加温开水稀释至200ml,制成洗液,用冲洗器冲洗或局部浸洗、坐浴。一日2次,7天一疗程,或遵医嘱。
功效作用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外用可祛湿止痒。
温经止血:
艾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够暖气血、温经脉。因此,可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病证;艾叶主入肝、肾经,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下元虚冷、冲任不固导致的崩漏、月经过多。
散寒止痛:
艾叶专入三阴经而直走下焦,能够散寒止痛、暖宫助孕。可用于治疗血气寒凝引起的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寒不孕、带下清稀。
祛湿止痒:
艾叶苦燥杀虫,辛温除湿,局部煎汤外洗具有祛湿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疹、阴疮、疥癣等痛痒性皮肤病。
现代应用
1、艾叶具有止血、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虚寒引起的妇科疾病,常见的中成药有妇康宝口服液、调经丸、妇科通经丸、舒肝保坤丸、调经化瘀丸、天紫红女金胶囊、艾附暖宫丸等。
2、艾叶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肌肉、关节等不适,常见的中成药有舒乐热熨剂、复方热敷散、祛风湿止痛散、伤湿解痛膏、少林正骨精等。
3、艾叶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外用可治疗湿疹、阴疮、疥癣等痛痒性皮肤病,常见的中成药有川百止痒洗剂、金归洗液、百艾洗液、洁尔阴洗液、痔舒适洗液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艾叶适用于虚寒性出血者;血气寒凝者;皮肤瘙痒者。
虚寒性出血者:
艾叶性温,能够温经止血。可用于治疗虚寒引起的吐血、衄血、崩漏经多等症状。
血气寒凝者:
艾叶能够散寒止痛、暖宫助孕。可用于治疗血气寒凝引起的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寒不孕、带下清稀等症状。
皮肤瘙痒者:
艾叶苦燥杀虫,外用能够祛湿止痒。因此,可用于治疗治疗湿疹、阴疮、疥癣等痛痒性皮肤病,缓解患者皮肤瘙痒、阴部瘙痒、局部肿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阴虚血热者慎用。
原因:
艾叶药性辛温,可能加重阴虚血热者的病情,如加重口干口渴、手脚心热的症状。
使用方法
内服或外用。
内服: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外用:
适量,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或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3-9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艾叶是妇科常用的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发生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