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寿命,患者生存期与常人无异。该病主要影响生活质量,需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症状。
1、疾病特点与预后: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的慢性增生性炎症,病理特征为膀胱上皮腺样化生。疾病本身属于良性病变,不存在恶变倾向,因此不会缩短自然寿命。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适等症状,但通过药物灌注、口服抗炎等治疗手段可有效缓解。约70%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仅少数反复发作病例需长期管理。
2、规范治疗措施:
临床常用膀胱灌注药物包括透明质酸钠、肝素钠等修复黏膜屏障,配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对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顽固性病例可考虑膀胱水扩张术或电切术解除梗阻。治疗期间需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评估黏膜恢复情况,避免吸烟、辛辣饮食等刺激因素。
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避免长时间憋尿。建议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及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合并焦虑情绪者可尝试正念呼吸训练,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定期随访监测可预防并发症发生,绝大多数患者能维持正常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