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食物中毒怎么处理

2025-05-23

211次浏览

食物中毒可通过催吐、补液、禁食、药物治疗、就医观察等方式处理。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污染、毒素摄入、化学物质、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催吐:

进食后4小时内出现呕吐症状可尝试催吐,用手指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反射,排出胃内残留污染食物。注意避免误吸呕吐物,意识模糊者禁止催吐。儿童需在成人协助下操作,催吐后立即用温水漱口。

2、补液:

腹泻呕吐导致脱水时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可选用含葡萄糖和氯化钠的补液冲剂,少量多次饮用。观察尿液颜色变浅说明补液有效,出现少尿或无尿需静脉补液。

3、禁食:

急性期需暂停固体食物摄入6-8小时,胃肠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过渡。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饮品。恢复期逐步添加馒头、面条等易消化主食,2-3天后恢复正常饮食。

4、药物治疗: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选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双歧杆菌等药物。诺氟沙星针对革兰阴性菌感染,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调节菌群平衡。过敏反应需服用氯雷他定,化学物中毒需使用特异性解毒剂。

5、就医观察: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障碍、尿闭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建议尽早就医。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供检测,记录进食时间与发病过程便于医生诊断。

预防食物中毒需注意食材冷藏保存,生熟食分开处理,肉类海鲜充分加热。定期清洁冰箱,过期食品及时丢弃。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避免食用野生蘑菇等高风险食物。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腹泻恢复期适量饮用淡盐水。出现群体性中毒事件需立即报告疾控部门。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