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关节腔内化脓性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及发热等症状。
1、病因:
化脓性关节炎多由细菌经血行播散、邻近感染灶扩散或直接创伤感染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以上病例,其次为A组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糖尿病、免疫抑制状态、关节内注射或手术是常见高危因素。
2、典型症状:
急性期表现为突发关节剧痛、肿胀、皮肤发红伴局部温度升高,膝关节和髋关节最常受累。90%患者出现38.5℃以上高热,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并伴有保护性肌痉挛。儿童可能出现假性瘫痪。
3、诊断方法:
关节穿刺液检查是确诊关键,脓性液体白细胞计数常>50×10⁹/L,葡萄糖水平低于血糖50%。血培养阳性率约50%,CRP和血沉显著升高。MRI可早期显示滑膜增厚和骨髓水肿,X线在发病1-2周后才出现骨质破坏征象。
4、治疗原则:
需立即静脉使用抗生素,经验性选择覆盖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根据药敏调整。关节腔引流每日1-2次,必要时行关节镜灌洗。患肢制动2-3周,待炎症控制后逐步恢复活动以防关节僵硬。
5、并发症:
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软骨破坏、骨性强直或骨髓炎。儿童髋关节感染可能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约15%患者遗留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需行关节置换术。
预防化脓性关节炎需注意皮肤伤口消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急性期应保持患肢功能位,恢复期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训练。日常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组织修复,但需避免高嘌呤饮食以防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红肿热痛伴发热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