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微创手术主要包括小梁消融术、内路粘小管成形术、外路粘小管成形术、微导管辅助的360度小梁切开术、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等。
1、小梁消融术:
通过激光或高频电凝选择性破坏部分小梁网组织,降低房水流出阻力。手术时间约15分钟,创伤小于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需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2、内路粘小管成形术:
经角膜缘切口插入显微器械扩张Schlemm管,改善房水引流。该术式可保留结膜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适合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患者。
3、外路粘小管成形术:
在结膜下植入微型支架扩张房水排出通道,支架材料多为镍钛合金。手术效果可持续3-5年,术中需配合前房角镜检查定位。
4、微导管辅助手术:
采用直径200微米的导管进行360度小梁网切开,精确度达0.1毫米。该技术能完全替代受损的小梁网功能,术后眼压控制率超过85%。
5、内窥镜光凝术:
通过1.2毫米内窥镜定位睫状突,选择性光凝减少房水生成。每次治疗约处理30%的睫状突,需分次进行,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难治性青光眼。
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揉眼,定期复查视野及视神经形态。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E及Omega-3脂肪酸,推荐食用蓝莓、胡萝卜、深海鱼类。恢复期间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每日用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以促进房水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