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属于肝脏的严重病变,其严重程度与饮酒量、病程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酒精性肝炎是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炎症性疾病,医学上称为酒精性肝病的一种类型。肝脏作为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长期受到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刺激,会引发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典型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黄疸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增高。若持续饮酒,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1、轻度酒精性肝炎:
早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疲劳或轻微消化道症状,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此时立即戒酒并配合营养支持,肝脏损伤具有可逆性。建议补充维生素B族、优质蛋白,避免高脂饮食,通过适度有氧运动改善代谢。
2、中重度酒精性肝炎:
出现腹水、凝血功能障碍或肝性脑病提示病情危重,住院治疗是必要选择。临床常用甘草酸制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保护肝细胞,严重病例需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此阶段戒酒是核心措施,继续饮酒者半年内死亡率可达40%。
预防酒精性肝炎恶化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方案。每日酒精摄入男性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饮食选择富含支链氨基酸的鱼类、豆制品,搭配深色蔬菜补充抗氧化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肝脏超声。对于已出现纤维化患者,需每3-6个月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