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症状可从皮肤发红、局部疼痛、皮肤破损、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方面识别。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与严重程度存在差异。
1、皮肤发红:早期褥疮表现为受压部位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指压后不褪色。皮肤温度可能轻微升高,常伴随紧绷感或瘙痒。此时解除压力并加强翻身护理可逆转病变。
2、局部疼痛:发展为Ⅱ期褥疮时出现真皮层损伤,形成浅表溃疡或水疱。创面呈粉红色,边缘隆起,触碰时疼痛明显。需使用泡沫敷料保护创面,避免继续受压。
3、皮肤破损:Ⅲ期褥疮导致全层皮肤缺失,皮下脂肪暴露但未累及筋膜。创面呈火山口状,可见黄色腐肉或红色肉芽组织。需清创后使用藻酸盐敷料促进愈合。
4、组织坏死:Ⅳ期褥疮深度达肌肉、骨骼,创面覆盖黑色焦痂或坏死组织。伴有恶臭分泌物,周围皮肤可能出现潜行性损害。需手术清创配合负压引流治疗。
5、继发感染:严重褥疮易并发蜂窝织炎或骨髓炎,表现为创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预防褥疮需每2小时变换体位,使用减压垫分散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骨突部位。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血液循环。出现皮肤异常时及时使用透明薄膜敷料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