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通常无法彻底治愈,但可通过规范管理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主要干预措施包括药物优化、容量管理、基础疾病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随访。
1、药物优化: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如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心室重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能降低心脏负荷,利尿剂如呋塞米帮助缓解液体潴留。药物联合使用需根据血压、心率等指标个体化调整。
2、容量管理:
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波动超过2公斤需警惕、限制钠盐摄入每日<3克、记录出入量是核心措施。对于反复容量超负荷患者,可考虑短期强化利尿治疗或超滤治疗。
3、基础疾病控制:
合并房颤者需控制心室率目标静息心率<110次/分并抗凝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应维持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宜控制在7%以内。
4、生活方式干预: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富含橄榄油、深海鱼、坚果,进行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后2年内心血管风险可降低50%。
5、定期随访监测:
每3-6个月评估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和6分钟步行试验,必要时行心肺运动试验。症状加重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建立包含营养师、康复师的多学科管理团队,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时需进行心肺功能评估,运动强度以Borg评分12-14分为宜。饮食中需保证每日1-1.2g/kg优质蛋白摄入,限制液体量在1.5-2L/天。睡眠时采用30度斜坡卧位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心理干预方面,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家属应参与疾病管理培训。注意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疫苗接种可降低感染诱发加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