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5-25

210次浏览

雾化吸入治疗需注意体位选择、药物剂量控制、呼吸方式调整、设备清洁消毒以及不良反应观察等关键环节。

1、体位选择:

功能主治:缓解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肺部疾病所合并的支气管痉挛。

用法用量:。

雾化吸入时建议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使呼吸道保持直线状态。婴幼儿可采取抱坐姿势,避免平躺导致药液积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略微前倾30度,支气管扩张患者建议采用病变部位在下的体位,有助于药物更好沉积。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过程中避免剧烈活动。

2、剂量控制:

严格遵医嘱配置药液,常见雾化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等。不同年龄段的用药浓度和容积需精确控制,成人常规用量3-5ml,儿童1-3ml。禁止自行混合多种药物,抗生素类雾化剂需现配现用。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时需监测心率变化。

3、呼吸调节:

采用慢而深的腹式呼吸,吸气时间占总呼吸周期的2/3为。 COPD患者可配合缩唇呼吸技巧,吸气时默数1-2秒,呼气2-4秒。避免快速浅表呼吸导致药物在上呼吸道沉积。婴幼儿可使用面罩装置,保持密闭状态,观察胸廓起伏节奏。治疗中出现咳嗽可暂停1-2分钟后继续。

4、设备维护:

雾化器使用后需立即拆卸,各部件用温水冲洗干净,每周用专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压缩式雾化器的空气过滤棉每月更换,面罩或咬嘴建议个人专用。超声雾化器的晶片需定期除垢,避免影响雾化效率。储药杯残留药液应及时清除,防止结晶堵塞喷孔。设备干燥保存,使用前检查雾化颗粒大小。

5、不良反应:

常见反应包括口干、声嘶、心悸等,多为一过性。激素类雾化后需清水漱口,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支气管痉挛患者首次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时应有医护人员在场。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出现皮疹、面部水肿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长期高频次雾化需监测电解质平衡,特别是使用袢利尿剂雾化时。

雾化治疗期间建议保持环境通风,室温维持在20-24℃。治疗前1小时避免进食过饱,结束后30分钟内暂缓饮水进食。日常可配合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如腹式呼吸操、吹气球练习等。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限制奶制品摄入减少痰液粘稠。定期复查肺功能,记录雾化效果和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冬季雾化前可预热药液至室温,减少气道刺激。哮喘患者建议建立雾化日记,记录用药时间和症状评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