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情况下一定要摘除眼球

2025-05-23

225次浏览

眼球摘除手术通常在严重眼外伤、恶性肿瘤、顽固性疼痛或不可逆失明等情况下实施,主要适应症包括眼球破裂伤、眼内恶性肿瘤、绝对期青光眼、严重眼内炎及眼球萎缩。

1、眼球破裂伤:

当眼球遭受严重穿透伤或破裂伤,导致眼内容物大量脱出且无法修复时,需考虑摘除。常见于车祸、锐器伤或爆炸伤,此时眼球结构严重破坏可能引发交感性眼炎风险,即健眼发生免疫反应性炎症。手术可预防感染扩散并减轻患者持续疼痛,术后需安装义眼台改善外观。

2、眼内恶性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等眼内恶性肿瘤若已侵犯大部分眼球组织或存在远处转移风险时需摘除。恶性肿瘤可能通过视神经向颅内扩散,手术能阻断肿瘤进展。术前需通过超声、MRI等影像评估肿瘤范围,术后需配合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

3、绝对期青光眼:

终末期青光眼患者出现持续眼压升高伴剧烈眼痛、头痛时可能需摘除。此时视神经已完全萎缩且视力不可逆丧失,但高眼压导致难以忍受的疼痛。手术可消除疼痛症状,适用于药物和减压手术均无效的情况,术后需定期检查对侧眼以防青光眼进展。

4、严重眼内炎:

细菌性或真菌性眼内炎经抗生素治疗无效且视力完全丧失时需手术干预。感染可能引发全眼球炎甚至颅内感染,表现为眼睑肿胀、前房积脓及发热。摘除眼球可清除感染灶,术后需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至少2周,并监测感染指标。

5、眼球萎缩:

长期眼内炎症或外伤后导致眼球体积缩小、功能丧失且影响外观时考虑手术。萎缩眼球可能引发慢性疼痛或反复结膜感染,通过摘除并植入义眼台可改善容貌。术前需评估眼眶发育情况,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术后眼眶骨骼发育问题。

眼球摘除术后需保持术眼清洁干燥,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1个月。义眼佩戴者应定期清洁眼片并使用人工泪液防止结膜干燥。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如胡萝卜、深海鱼及乳制品。术后3个月需复查眼眶CT评估植入体位置,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等异常需及时就诊。心理疏导对适应容貌改变尤为重要,可加入义眼佩戴者互助团体获取支持。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