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带血可能由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精囊结石或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血药物、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精囊炎:
精囊炎是精液带血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会导致精囊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破裂后血液混入精液。患者可能伴随射精疼痛、会阴部胀痛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同时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2、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可能造成前列腺充血,射精时前列腺液与血液混合。这类患者常有尿频、尿急等排尿异常。治疗包括前列腺按摩、微波理疗等物理疗法,严重时需使用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功能。
3、尿道损伤:
尿道黏膜机械性损伤会导致新鲜血液混入精液,常见于留置导尿管、尿道镜检查后。损伤通常伴有排尿灼痛感。轻度损伤可通过多饮水冲刷尿道自愈,严重出血需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
4、精囊结石:
精囊内结石摩擦黏膜可引起间断性血精,结石移动时症状加重。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小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行精囊镜取石术。
5、肿瘤因素:
精囊或前列腺肿瘤是血精的少见原因,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肿瘤性血精常为无痛性、反复发作,需通过MRI和肿瘤标志物排查。确诊后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
出现血精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减少盆腔充血。饮食宜清淡,多食用番茄、西兰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40岁以上持续血精超过1个月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排除恶性病变可能。日常可记录血精发生频率和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