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侧面出现凸起的硬块可能由牙龈增生、根尖周炎、牙槽骨增生、颌骨囊肿或肿瘤等原因引起。具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牙龈增生: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或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牙龈纤维组织过度生长,形成质地较硬的局限性隆起。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病理性增生需通过牙龈切除术治疗,可能与牙菌斑堆积、苯妥英钠等药物使用有关,常伴随刷牙出血、牙龈发红等症状。
2、根尖周炎:龋齿未及时治疗引发根尖区肉芽肿或脓肿,可在对应牙龈处形成触痛性硬结。建议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配合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炎症。该病多与深龋、牙髓坏死相关,典型表现为咬合痛、患牙叩击痛。
3、牙槽骨增生:骨质代谢异常导致局部骨皮质增厚,常见于长期缺牙或不良修复体刺激区域。轻度增生无需处理,影响义齿佩戴时需行骨修整术。发病可能与机械刺激、遗传因素相关,通常无疼痛但可能造成黏膜压痛。
4、颌骨囊肿:发育性或炎症性囊肿缓慢膨胀生长,可触及骨性硬度的半球形隆起。需通过囊肿刮治术治疗,较大囊肿可能需植骨修复。角化囊肿、根尖囊肿多见,早期无症状,后期或导致面部畸形、牙齿移位。
5、肿瘤性病变:骨瘤、成釉细胞瘤等良性肿瘤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硬块,恶性肿瘤如骨肉瘤则生长迅速伴麻木感。需活检明确性质,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或成骨表现,晚期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
日常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适量食用猕猴桃、乳制品等食物有助于维持牙周健康。避免咀嚼过硬食物造成机械刺激,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硬块持续增大或伴随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