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睑糜烂可能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睑缘炎、维生素缺乏或化学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营养补充、避免刺激物或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眼睑边缘可能导致局部红肿溃烂。使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三次以上。
2、过敏反应:接触化妆品、花粉等致敏原会引发睑缘湿疹样改变。立即停用可疑过敏原,冷敷缓解肿胀,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3、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慢性炎症时,会出现鳞屑样糜烂伴灼热感。坚持早晚热敷五分钟促进腺体疏通,配合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
4、维生素缺乏:长期缺乏维生素B2会使睑缘出现纵行裂纹。增加动物肝脏、蛋黄等富含核黄素食物摄入,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制剂。
5、化学刺激:强酸强碱物质溅入可造成腐蚀性损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十五分钟,严重者需进行睑板移植或结膜瓣覆盖等修复手术。
每日保证深绿色蔬菜200克以上摄入有助于黏膜修复,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出现化脓、视力下降或持续两周未愈需及时就诊眼科,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水平以促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