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的病理状态,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血栓栓塞、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搭桥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1、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病因与全身动脉硬化相关,可能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控制基础疾病需限制钠盐摄入,戒烟并服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缬沙坦等药物。
2、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青年患者多见的中膜纤维增生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相关,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血压升高、腰部血管杂音。血管造影确诊后首选球囊扩张术,复发者可考虑金属支架植入。
3、大动脉炎: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累及肾动脉时,可能与结核感染、免疫紊乱有关,常伴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急性期需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抑制炎症,慢性期狭窄需行旁路移植术。
4、血栓栓塞:房颤或动脉斑块脱落导致栓塞,可能与凝血功能亢进、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是典型表现。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可用阿替普酶,陈旧性栓塞需行取栓术。
5、先天畸形:儿童患者多见肾动脉发育异常,可能与胚胎期血管形成障碍有关,多数无症状仅在体检发现。轻度狭窄定期超声随访,重度狭窄需行血管重建手术。
日常需监测血压变化,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6-0.8g/kg/日,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定期复查肾动脉超声、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突发视力模糊或头痛加剧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