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黄痰可遵医嘱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黄痰多与呼吸道感染相关,可能由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等疾病引起,需结合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用药。
功能主治: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条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系统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窦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克雷白杆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或肠杆菌引起。 尽管本品对以上各种感染有效,但由氨苄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也可用本品治疗,其原因是本品含有阿莫西林成分。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微生物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引发的复合感染均对本品敏感,不需要再另用其他的抗生素。因为阿莫西林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比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更有效,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中性敏感的绝大多数的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和本品是完全敏感的。 为检测致病菌及其对本品的敏感性,应和外科手术一起进行细菌学试验。当感染可能涉及上述的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在细菌学和敏感试验得到结果前须开始治疗,以便测得致病菌和其对本品的敏感性。一旦知道结果,如需要,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法用量:口服,详见说明书。
一、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为黏液溶解剂,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该药能分解痰液中的酸性糖蛋白纤维,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纤毛运动加速排痰。使用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妊娠早期禁用。
二、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断裂痰液中黏蛋白的二硫键实现祛痰效果,对细菌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黄痰有效。该药可干扰青霉素类抗生素活性,需间隔4小时服用。哮喘患者用药时需备好支气管扩张剂。
三、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为植物提取物制剂,适用于鼻窦炎、支气管扩张伴黄痰者。其活性成分可调节气道分泌,增强纤毛清除功能。需整粒吞服避免刺激胃黏膜,服药后宜多饮水稀释痰液。
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为β-内酰胺类复方抗生素,针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导致的黄痰。克拉维酸可抑制细菌β-内酰胺酶,增强阿莫西林抗菌谱。用药前需确认无青霉素过敏史,疗程通常7-10天。
五、左氧氟沙星片
左氧氟沙星片属喹诺酮类抗菌药,适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等革兰阴性菌感染。该药通过抑制DNA旋转酶发挥杀菌作用,18岁以下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光敏反应。
吐黄痰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饮食宜选择白萝卜、梨子等清热化痰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可配合蒸汽吸入促进排痰。若痰量突然增多或出现血丝、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抗生素使用须完成全程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