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影响。孕期免疫力下降易诱发该病,但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风险。
一、对胎儿的主要影响:
妊娠期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可能增加早产、胎膜早破风险。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刺激子宫收缩,孕晚期可能诱发宫缩。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可能感染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需儿科干预治疗。
二、孕期治疗原则:
妊娠期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可选择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泡腾片等对胎儿安全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需每日更换纯棉内裤,避免盆浴及性生活。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高血糖环境会加重真菌繁殖。
三、日常防护措施: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选择宽松透气衣物,避免长期使用护垫。饮食上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无糖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定期产检时需复查白带常规,症状消失后仍需巩固治疗1个疗程。
孕期出现外阴瘙痒、豆渣样分泌物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建议配偶同步检查,预防交叉感染。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急性期应暂停。分娩前需告知医生既往感染史,新生儿出生后需重点观察口腔情况。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