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可通过阿莫西林、布洛芬、泼尼松等药物治疗,通常由感染、外伤、自身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需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针对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头孢克肟适用于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对泌尿系统炎症有效。使用前需明确病原体类型,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2、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红肿热痛,对关节炎、肌肉炎症效果显著。塞来昔布选择性抑制COX-2酶,胃肠道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关节养护。
3、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地塞米松用于严重过敏或自身免疫性炎症,能快速抑制免疫反应。短期使用需监测血糖血压,长期应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需配合钙剂补充。
4、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性皮炎或鼻炎引发的黏膜水肿。第二代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适合白天服用,可联合局部激素药膏增强疗效。
5、免疫调节剂:
甲氨蝶呤、环孢素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控制病情进展。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配合叶酸补充减少口腔溃疡发生。
炎症期间建议增加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如猕猴桃、牡蛎等食物促进组织修复;急性期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加重损伤,慢性炎症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局部热敷或冷敷需根据炎症阶段选择,伤口感染需每日消毒换药。持续发热或关节变形需及时排查风湿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