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骨折可能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咬合紊乱、面部畸形、慢性疼痛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危害。髁突骨折的危害主要有下颌运动受限、咬合关系异常、面部不对称、持续性关节疼痛、继发性关节退变。
1、下颌运动受限:
髁突作为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后关节结构破坏会导致张口度减小。早期表现为张口时疼痛或弹响,进展期可能出现关节强直,严重者张口不足一指。急性期需颌间固定,恢复期需渐进性开口训练。
2、咬合关系异常:
骨折端移位可改变下颌骨垂直高度,导致后牙早接触或开合。特征性表现为前牙开合伴后牙咬合过紧,长期未纠正可能引发咀嚼肌疲劳综合征。需通过颌间牵引或正畸治疗重建咬合。
3、面部不对称:
单侧髁突骨折未及时复位时,患侧下颌升支缩短可造成颏部偏斜。儿童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面部发育畸形,成人则表现为双侧下颌角高度不一致。严重者需截骨矫形手术。
4、持续性关节疼痛:
骨折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瘢痕组织可能压迫关节盘,引发慢性钝痛或咀嚼痛。部分患者伴随头痛、耳痛等牵涉痛,疼痛程度与关节负荷正相关。物理治疗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症状。
5、继发性关节退变:
远期可能发展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关节盘穿孔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摩擦音,晚期需关节置换术。儿童患者关节改建能力强,保守治疗预后较好。
髁突骨折后应保持软食饮食,避免硬物及大口咀嚼。急性期冰敷减轻肿胀,恢复期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建议每日做被动开口训练3-4次,每次5分钟,动作需轻柔缓慢。睡眠时采用健侧卧位减轻关节压力,长期随访关注咬合关系变化。出现关节弹响或疼痛加重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