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穿刺是一种通过细针抽取甲状腺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检查的微创诊断技术,主要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操作过程包括局部麻醉、超声引导定位、细针穿刺取样三个关键步骤。
1、适应症:
甲状腺穿刺主要针对超声检查发现的可疑结节,包括直径大于1厘米的实性结节、伴有微钙化的结节、纵横比大于1的结节、以及生长迅速的结节。对于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颈部放射线暴露史的高危人群,即使结节较小也可能需要穿刺评估。
2、术前准备:
患者需提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和甲状腺超声定位,术前1周需停用抗凝药物。操作当日无需空腹,但应避免穿着高领衣物。医生会详细解释操作流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评估是否存在气管压迫等特殊风险。
3、操作过程:
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医生使用22-25G细针进行结节穿刺,通常每个结节需取样2-3次以保证足够细胞量。操作全程约10-15分钟,穿刺时患者需保持静止,仅会有轻微刺痛感。现代超声技术可将重要血管、神经的误伤风险降至1%以下。
4、结果判读:
穿刺样本采用Bethesda分级系统,分为6类:I类标本不满意至VI类确诊恶性。其中III类非典型病变和IV类滤泡性肿瘤可能需要基因检测或手术切除进一步明确。病理科医生需结合细胞形态学与分子标志物进行综合判断。
5、术后护理:
穿刺部位需按压10分钟止血,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或淤青,通常3天内自行消退。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声音嘶哑或出血窒息,需立即就医。病理报告一般3-5个工作日出具,医生会根据结果制定后续随访或治疗方案。
甲状腺穿刺后建议保持正常碘盐饮食,避免刻意补碘或禁碘。术后1周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复查甲状腺功能无需特殊提前准备。对于良性结节患者,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备孕女性或计划航空旅行者,可适当提前复查时间。日常注意颈部自查,若发现结节短期内明显增大、质地变硬或出现声音改变,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