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下颌骨缺损怎么修复

2025-04-20

296次浏览

下颌骨缺损可通过自体骨移植、人工骨替代材料、牵引成骨技术、血管化游离骨移植、种植体修复等方式治疗。缺损通常由外伤、肿瘤切除、先天畸形、放射性骨坏死、感染性骨吸收等原因引起。

1、自体骨移植:髂骨或腓骨移植是常用方法,移植骨能与受区良好融合。术后需配合颌间固定4-6周,3个月后可行种植修复。该方法适用于缺损范围3-5cm的病例,需注意供区并发症管理。

2、人工骨替代:羟基磷灰石或β-磷酸三钙材料可填充小型缺损。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但机械强度较低。适用于非承重区缺损修复,需配合钛网支架增强稳定性。

3、牵引成骨术:通过骨截断后缓慢牵拉形成新骨。每天牵引0.5-1mm,疗程约2-3个月。适用于儿童患者及纵向骨缺损,需定期影像学监测成骨质量。

4、血管化骨移植:带血管蒂的腓骨瓣可修复6cm以上缺损。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确保血供,同期可植入种植体。需严格术前血管评估,术后抗凝治疗预防血栓。

5、种植体重建:骨增量后植入4-6枚种植体支持义齿。采用All-on-4技术可减少植骨需求,即刻负重设计缩短治疗周期。需保证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大于35N·cm。

修复期间建议摄入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术后6周内避免咀嚼硬物,进行张口训练防止关节强直。定期口腔检查监测骨结合情况,吸烟患者需严格戒烟3个月以上。康复阶段可进行温和的面部肌肉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