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复查可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学检查、全身评估等方式进行监测。疾病复发可能与手术范围不足、高危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等症状。
1、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阴道残端、盆腔有无肿块,观察宫颈及阴道壁是否存在异常赘生物。每3-6个月定期检查可早期发现局部复发灶,对于保留卵巢的年轻患者需特别注意卵巢触诊。
2、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检查能发现直径>1cm的病灶,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鉴别术后瘢痕与复发肿瘤。胸部CT排查肺转移,PET-CT适用于疑似全身转移病例,建议术后2年内每6个月复查。
3、肿瘤标志物:CA125和HE4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特异性,水平持续升高提示复发可能。化疗后患者需每月监测,放疗后每3个月检测,数值异常时需结合影像学定位病灶。
4、病理学检查:阴道残端细胞学刮片发现可疑细胞时,需在阴道镜下行活检确诊。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适用于浆液性癌患者,子宫内膜取样适用于保留子宫的激素治疗患者。
5、全身评估:骨扫描排查骨转移,头颅MRI筛查脑转移,腹盆腔CT评估淋巴结转移。晚期患者需检测肾功能以防输尿管梗阻,定期血常规监测骨髓抑制情况。
复查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低强度运动。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2-5年每6个月复查,5年后每年随访,出现阴道排液、体重骤降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建立个人复查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结果,便于医生对比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