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排汗、中药调理、环境改善、穴位刺激等方式实现。湿气过重可能由气候潮湿、脾虚失运、久坐少动、过食生冷、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薏苡仁、赤小豆、山药等食材具有利水渗湿功效,可搭配茯苓粥或冬瓜汤食用。避免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减少肥甘厚味摄入。湿热体质者可适量饮用玉米须茶或荷叶茶。
2、运动排汗: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能促进气血运行,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可加速湿浊排泄。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避免汗出当风。久坐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3、中药调理:参苓白术散、五苓散、平胃散等方剂适合脾虚湿盛者。湿热体质可用茵陈蒿汤,寒湿体质推荐藿香正气制剂。使用前需经中医辨证,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
4、环境改善:使用除湿机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阴雨天关闭门窗。床单被褥定期暴晒,衣柜放置活性炭包。地下室等潮湿区域可摆放生石灰吸潮。
5、穴位刺激:每天按压丰隆穴、阴陵泉穴各3分钟,艾灸足三里穴10分钟。脾俞穴、胃俞穴拔罐每周2次,背部膀胱经刮痧每月1次。孕妇及皮肤破损者慎用。
祛湿需兼顾内外调理,建议每日饮用1500ml温水,选择棉麻透气的衣物。湿热体质者夏季减少空调使用,寒湿体质注意关节保暖。长期水肿或舌苔厚腻者需排查甲状腺功能、肾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