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长蛀牙可能由口腔清洁不足、高糖饮食、牙齿结构异常、唾液分泌减少、致龋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洁不足:
乳牙表面牙釉质较薄,刷牙不彻底时食物残渣易滞留,尤其是磨牙窝沟处。长期软垢堆积会形成牙菌斑,其中的变形链球菌代谢产酸腐蚀牙体,导致龋洞形成。建议家长协助幼儿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并定期用牙线清洁邻面。
2、高糖饮食:
频繁摄入糖果、蛋糕等精制糖类食物,致龋菌分解糖分产生的酸性物质会使口腔pH值低于5.5,引发牙釉质脱矿。夜间喝奶后未清洁口腔更易发生奶瓶龋。控制每日糖分摄入在25克以下,用水果替代零食可降低风险。
3、牙齿结构异常:
发育不良的乳牙可能存在釉质矿化不全或窝沟过深等先天缺陷,使牙齿抗龋能力下降。这类牙齿表面粗糙度增加,更容易滞留菌斑。早期进行窝沟封闭治疗能有效预防龋齿发生。
4、唾液分泌减少:
唾液具有冲刷口腔和缓冲酸碱的作用。长期张口呼吸、服用抗组胺药物等情况会减少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自洁功能减弱。适当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防龋。
5、致龋菌感染:
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致龋菌可通过共用餐具从家长传播给婴幼儿。这些细菌能黏附在牙面形成生物膜,持续产酸破坏牙体组织。母亲孕前治疗龋齿、避免口对口喂食可阻断细菌传播途径。
预防儿童龋齿需建立每日两次含氟牙膏刷牙的习惯,使用牙线清洁邻面间隙;限制餐间甜食频率,多吃富含钙磷的乳制品和粗纤维蔬菜;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对深窝沟牙齿及时做封闭处理。发现牙齿黑斑或敏感时应尽早就诊,避免龋坏波及牙髓引发剧烈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