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鼻屎可能堵塞鼻腔影响呼吸,需通过清理鼻腔、调整湿度、观察呼吸频率、避免刺激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
新生儿鼻腔狭窄,鼻屎堆积可能导致呼吸不畅。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婴儿专用吸鼻器轻柔吸出。避免用棉签直接掏挖,以免损伤鼻黏膜。每日检查鼻腔1-2次,哺乳前清理效果更佳。
干燥环境易使鼻分泌物结痂。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洗澡时蒸汽可软化鼻屎,哺乳时头部稍垫高有助于分泌物自然流出。冬季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或电暖气。
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40-60次/分钟。若出现张口呼吸、胸骨凹陷或呼吸暂停超过15秒,提示严重阻塞。睡眠时发出鼾声、拒奶或烦躁哭闹均为异常信号。记录异常呼吸发作时间和频率。
二手烟、粉尘和香水会刺激鼻腔黏膜。喂养后拍嗝防止奶液返流至鼻腔。选择无香型婴儿洗衣液,衣物晾晒后拍打去除浮尘。外出时用纱布遮挡口鼻,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
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或持续呼吸困难需排除鼻炎、肺炎等疾病。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患儿会出现持续性鼻塞,需鼻内镜确诊。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现呼吸窘迫时,可能需氧疗支持。
日常可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母乳、胡萝卜汁增强黏膜抵抗力,进行温和的腹部按摩促进膈肌运动。若鼻塞影响睡眠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口唇青紫等缺氧表现,应立即至儿科急诊处理。护理时注意固定新生儿头部避免扭伤,清理动作需在光线充足环境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