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甲亢可通过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等药物控制症状。甲亢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体重下降等症状。
1、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缓解症状,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丙硫氧嘧啶可阻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妊娠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2、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能快速改善心悸、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但不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哮喘患者禁用该类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变化。
3、碘制剂:复方碘溶液用于甲状腺危象的紧急处理,可暂时抑制激素释放。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碘蓄积,需严格遵医嘱短期应用。术前准备阶段常配合抗甲状腺药使用。
4、辅助用药:碳酸锂可作为二线药物抑制激素分泌,但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糖皮质激素用于合并眼病的免疫调节,泼尼松需逐步减量避免反跳。
5、中药调理:夏枯草、黄芪等配伍可辅助调节免疫功能,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海藻、昆布等富碘药材,防止病情反复。
甲亢患者需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海产品。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每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发热、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就诊。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需内分泌科医生个体化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