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减重手术的术后并发症

2025-05-27

259次浏览

减重手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胃瘫综合征、营养不良、深静脉血栓和胆结石五种常见并发症。

1、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是胃肠吻合处发生的渗漏,发生率约1%-3%。早期表现为持续发热、腹痛加剧和心动过速,CT检查可见腹腔游离气体。轻微瘘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严重者需二次手术修补。术后72小时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异常需立即报告

2、胃瘫综合征:

胃排空功能障碍发生率约5%-10%,表现为餐后饱胀、频繁呕吐。可能与迷走神经损伤或术后水肿有关,胃镜检查可见胃扩张但无机械性梗阻。治疗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配合少量多餐的流质饮食,多数患者2-8周可逐渐恢复。

3、营养不良:

术后6个月内常见铁缺乏性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与进食量减少及吸收面积缩减有关。典型症状包括乏力、脱发和指甲脆裂,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铁蛋白<15ng/ml。需每日补充复合维生素、铁剂和钙剂,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微量元素水平,严重者需静脉营养支持。

4、深静脉血栓:

肥胖患者本身血栓风险较高,术后制动更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单侧小腿肿胀疼痛,超声检查可确诊。术后需早期下床活动,高危患者需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已形成血栓者需抗凝治疗3-6个月。

5、胆结石形成:

快速减重导致胆汁胆固醇过饱和,约15%-30%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胆结石。典型症状为右上腹绞痛伴肩背部放射痛,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预防性使用熊去氧胆酸可降低风险,症状性结石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需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前3个月每2周复查一次,重点监测体重变化和营养指标。饮食采用渐进式过渡,从清流质逐步过渡到软食,每日蛋白质摄入不低于60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建议分次服用以提高吸收率。规律进行低冲击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既可促进减重又能预防肌肉流失。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加入术后患者互助小组有助于适应生活方式改变。出现持续呕吐、不明原因发热或切口渗液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