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治疗。轻度甲沟炎可能自愈,中重度甲沟炎需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引流排脓、嵌甲矫正术或拔甲术等方式干预。
1、轻度自愈:
早期甲沟炎表现为甲周红肿、轻微疼痛,无化脓时可尝试保守处理。每日用碘伏消毒患处,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挤压或修剪过深。选择宽松鞋袜减少局部摩擦,多数1-2周症状缓解。
2、局部消毒:
出现局部渗液时需加强抗感染处理。使用0.5%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患指10分钟,每日2次,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外涂。化脓性甲沟炎需由医生进行甲沟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后疼痛可迅速减轻。
3、抗生素治疗:
伴发热或淋巴管炎提示感染扩散,需口服抗生素。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疗程通常5-7天。糖尿病患者需延长用药周期并监测血糖控制情况。
4、嵌甲矫正:
反复发作的甲沟炎多与嵌甲有关。采用甲沟成形术切除部分甲板及甲床,或使用矫正贴片、钢丝等器械逐步矫正指甲生长方向。创伤小且复发率低于拔甲术,适合青少年及中重度嵌甲患者。
5、拔甲手术:
全甲拔除适用于甲板严重变形或广泛化脓病例。术后2周内需定期换药,新生指甲完全长出约需3-6个月。术中同步破坏部分甲母质可预防复发,但可能造成永久性指甲畸形。
预防甲沟炎需注意正确修剪指甲,保留1-2毫米白色甲缘,避免圆弧形剪法。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选择透气鞋袜。已发生甲沟炎期间忌自行撕扯甲缘或使用不洁工具处理,游泳、泡澡时建议用防水敷料保护创面。若红肿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搏动性疼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