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可能导致阴道出血。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炎症累及子宫内膜或宫颈时可能引发异常出血,多表现为经间期出血、经量增多或性交后出血。
1、盆腔炎引发阴道出血的机制:
病原体上行感染造成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形成溃疡面导致出血。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常引起宫颈管黏膜炎,宫颈接触性出血较为典型。若炎症波及输卵管间质部,可能因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激素水平波动,出现突破性出血。
2、伴随症状与鉴别诊断:
盆腔炎患者除出血外,多伴有下腹持续性坠痛、阴道分泌物脓性增多、发热等症状。需与排卵期出血、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病变等鉴别。急性发作期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阴道超声可能显示输卵管增粗或盆腔积液。
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及盆浴,每日清洁外阴并勤换内裤。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浆,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急性期卧床休息时采用半卧位利于炎症局限,疼痛明显可用热水袋热敷下腹。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应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盆腔的运动。三个月内定期复查白带常规及超声,观察炎症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