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血吸虫肝病会传染吗

2025-05-19

360次浏览

血吸虫肝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给他人。这种疾病由血吸虫感染引起,传播途径仅限于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

一、血吸虫肝病的传播机制

血吸虫尾蚴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迁移至肝脏,成虫在门静脉系统产卵导致肝纤维化。传播需满足三个环节:含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源、中间宿主钉螺的存在、人体接触疫水。日常共用餐具、肢体接触或飞沫均不会造成传播。

二、疾病发展的三个阶段

急性期表现为发热、荨麻疹和肝区压痛,接触疫水后2-12周出现症状。慢性期可见腹泻、肝脾肿大,粪便中可检出虫卵。晚期出现门脉高压、腹水等肝硬化表现,此时虫卵已停止排出,但肝脏损伤不可逆。

三、预防与治疗措施

避免接触疫水是根本预防手段,必要时应穿戴防护装备。治疗采用吡喹酮等驱虫药物,肝硬化阶段需配合利尿剂和营养支持。疫区居民应每年接受血清学筛查,接触疫水后42天可进行早期治疗。

患者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食物,限制钠盐摄入量。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家庭成员无需隔离,但共同生活在疫区时需同步做好水源管理和防护教育。被褥衣物正常清洗即可,无需特殊消毒处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