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酒精性肝硬化

2025-06-22

1018次浏览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病变,属于肝硬化的常见类型之一。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主要与长期大量饮酒、肝脏代谢负担过重、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腹水、黄疸等症状。早期戒酒可延缓病情进展,晚期需综合治疗。

1、长期大量饮酒

每日摄入酒精超过男性40克或女性20克持续10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抑制肝脏代谢功能。初期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继续发展可形成酒精性肝炎,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戒酒是阻断病情发展的关键措施,同时需补充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

2、氧化应激损伤

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基,超过肝脏抗氧化能力时,会引发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并分泌过量胶原纤维。这种病理过程可通过检测血清丙二醛水平评估,治疗上需使用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并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

3、肠道菌群紊乱

酒精会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使内毒素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激活库普弗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加重肝损伤。临床可表现为腹胀、腹泻等肠源性症状,干预措施包括补充益生菌、食用膳食纤维以及避免高脂饮食。

4、遗传代谢异常

酒精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会影响酒精代谢效率,携带ALDH2*2等位基因者乙醛蓄积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快速进展为肝硬化,需通过基因检测早期识别并严格禁酒。

5、合并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与酒精具有协同肝损伤作用,会加速肝硬化进程。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持续升高、肝掌蜘蛛痣等表现,需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禁用肝毒性药物并监测肝癌标志物。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应终身戒酒并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鱼类和豆制品。可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改善营养状态,但需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出现呕血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对于终末期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术前需满足6个月以上戒酒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