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该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和月经不调。
子宫内膜炎的严重程度与感染范围、治疗时机密切相关。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腹痛和分泌物增多,通过抗生素治疗通常一周内可缓解。中度感染可能出现发热、明显下腹坠痛,需静脉注射抗生素配合物理治疗。重度病例可能引发盆腔脓肿、输卵管粘连等并发症,这种情况需住院进行综合治疗。
1、急性子宫内膜炎:
急性发作期症状明显但治愈率高。典型表现为突发性下腹剧痛、体温升高至38℃以上,阴道排出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配合卧床休息,通常2-3周可痊愈。治疗期间需禁止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慢性子宫内膜炎:
病程超过3个月易转为慢性,症状相对隐匿但危害更大。患者可能出现长期下腹隐痛、性交痛、月经量增多,部分会导致不孕。这类情况需进行宫腔镜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治疗需联合抗生素与中药调理,必要时采用宫腔灌注治疗。慢性炎症可能造成子宫内膜永久性损伤,需定期复查子宫内膜厚度。
预防子宫内膜炎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流产后严格遵医嘱抗感染治疗。日常可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橙子、西兰花,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影响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