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积液可通过体格检查、关节穿刺、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镜检查等方式诊断。该症状可能由创伤性损伤、骨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因素引起。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观察膝关节肿胀程度、皮温变化及活动受限情况,浮髌试验阳性提示关节腔内存在过量液体。结合病史询问可初步判断积液性质,创伤后急性肿胀多与血性积液相关,慢性肿胀需排除炎症或退行性病变。
2、关节穿刺:在无菌条件下抽取关节液进行生化分析,透明黏稠液体常见于骨关节炎,浑浊脓性液体提示感染性关节炎,血性液体多见于外伤或出血性疾病。积液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结晶检测有助于诊断痛风或假性痛风。
3、影像学检查:X线片能显示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超声可实时评估积液量及滑膜增生情况,MRI对软组织损伤、半月板撕裂等病因具有高分辨率诊断价值。CT三维重建适用于复杂骨折导致的关节积血评估。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可能,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速反映炎症活动度,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阳性支持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尿酸水平检测对痛风诊断具有特异性意义。
5、关节镜检查:通过微创技术直接观察关节腔内部结构,可同步进行滑膜活检或治疗性清理。该检查对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软骨瘤病等罕见病因具有确诊价值,适用于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顽固性积液。
日常护理需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急性期可采用冰敷减轻肿胀,慢性期建议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饮食注意控制嘌呤摄入预防痛风发作,适度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延缓骨关节炎进展。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体重超标者需制定科学减重计划。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伴随持续发热、夜间痛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调整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