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可通过调整主食结构、控制进食顺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合理分配餐次、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等方式控制,日常需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1、主食粗细搭配:
将精白米面替换为糙米、燕麦、藜麦等全谷物,占比不低于主食总量的1/3。全谷物中缓释碳水化合物可延缓血糖波动,配合红豆、鹰嘴豆等杂豆类能进一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2、进餐顺序优化:
按照蔬菜→蛋白质→主食的顺序进食,每餐先摄入200克绿叶蔬菜。膳食纤维形成的物理屏障可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清炒西兰花、凉拌木耳等菜肴建议安排在餐前食用。
3、高纤维食材选择:
每日保证300克以上高纤维食材,如芹菜、秋葵、魔芋制品等。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形成凝胶状物质,能延缓胃排空速度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菌菇类与海藻类可交替食用。
4、三餐热量分配:
早餐占全天热量30%并包含优质蛋白,午餐主食控制在100克生重,晚餐提前至18点前完成。采用20:30:50的早中晚热量比例,睡前3小时避免加餐以防黎明现象。
5、低GI食物组合:
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苹果、梨子、全脂牛奶等作为加餐。搭配坚果类食物可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负荷,巴旦木与无糖酸奶的组合能维持血糖稳定。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油炸食品与含糖饮料,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烹饪时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肉类选择去皮鸡胸肉、深海鱼类等低脂高蛋白食材,长期保持饮食记录有助于评估控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