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药物治疗,严重程度与是否合并盆腔感染、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相关。该病通常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表现为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外阴瘙痒、性交疼痛等症状。
1、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稀薄黄绿色分泌物伴腥臭味,外阴灼热感明显,部分患者出现排尿刺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或尿路感染,需实验室检查确认病原体。
2、传播风险: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共用浴巾、坐便器等间接接触也可能感染。妊娠期感染可能增加早产风险,需在孕中期规范使用阴道栓剂治疗。
3、并发症:
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盆腔炎、输卵管粘连,导致慢性盆腔痛或不孕。合并HIV感染者症状更显著,治愈后复发率高达20%-30%。
4、诊断标准: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出活动滴虫可确诊,PCR检测灵敏度达90%。需与念珠菌性阴道炎鉴别,后者分泌物呈豆腐渣样且pH值正常。
5、治疗原则:
性伴侣需同步口服甲硝唑,治疗期间避免饮酒。顽固病例可采用替硝唑长程疗法,合并感染者联用头孢曲松钠。
日常需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煮沸消毒,避免盆浴及公共泳池。增加酸奶、纳豆等益生菌摄入,每周三次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出现发热、下腹坠胀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妇科急诊,妊娠期患者需在医生监督下使用阴道乳杆菌制剂调节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