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增生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盐皮质激素调节、手术切除、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由先天性酶缺陷、垂体ACTH分泌异常、肾上腺肿瘤、长期外源性激素使用、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激素替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需终身补充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剂量需根据年龄、体重及应激状态调整,治疗期间需监测皮质醇水平防止过量或不足。
2、盐皮质激素调节:伴随醛固酮缺乏者可口服氟氢可的松维持电解质平衡。可能与CYP21A2基因突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低钠高钾、脱水等症状。
3、肿瘤切除术:ACTH非依赖性增生或肾上腺腺瘤需行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单侧肾上腺全切等手术。术前需评估对侧肾上腺功能,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激素依赖。
4、应激管理: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需增加激素剂量2-3倍。避免剧烈运动、极端节食等行为,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5、生育干预:女性患者高雄激素血症可口服避孕药或螺内酯调节月经周期。可能与17α-羟化酶缺乏、肾上腺雄激素过量分泌有关,通常表现为多毛症、痤疮等症状。
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盐高钾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g以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避免竞技性运动。每3-6个月复查血皮质醇、ACTH、肾素活性及骨密度,育龄期女性需定期评估卵巢功能。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等垂体压迫症状时需紧急就医。